副標題:金洞管理區2014年黨委工作會隆重召開
3月7日,金洞管理區禮堂內燈光璀璨,氣氛莊嚴而熱烈,管理區2014年度黨委工作會議在這里隆重召開,來自該區各條戰線的407名黨員、干部、群眾代表懷著強烈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匯聚一堂,共商區內改革發展大計。
2013年,該區地方生產總值、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分別增長12%、35.7%,區內資金總收入突破2億元,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22965元和6215元,同比增長13%,在項目建設、產業發展、民生事業等方面均取得了矚目的成績。
這次會議全面回顧總結了2013年度黨委工作,科學謀劃了該區今后一年及更長一段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奮斗目標、主要任務和工作措施。
會議強調,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之年,隨著各項改革的深入推進,特別是國有林場改革的啟動,改革紅利加快釋放,市場活力和經濟增長動力充分激發,必將為全區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大活力。新的一年,全區上下要牢牢把握“穩中求進、改革創新”的核心要求,圍繞地方生產總值增長10.5%,財政總收入增長15%,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5%,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11%,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4%,城鄉居民收入增長13%,全面小康實現程度提高5.3個百分點的工作目標,堅定信心抓改革,大膽創新工作思路,以更加高昂的斗志、更加旺盛的激情、更加務實的作風,積極做好“穩增長、促改革、興產業、惠民生、轉作風” 五項重點工作,繼續爭創新優勢、謀求新發展、激發新動力、開辟新境界、實現新跨越,翻開新年發展的“新篇章”。
為此,該區將繼續因地制宜,挖潛提升,增強發展實力。在項目爭取上,要緊盯國家政策和投資方向,“八仙飄海,各顯其能”,大小項目一齊爭,突出大項目。積極挖掘、儲備、 申報一批既利于林區發展,又符合國家和省市具體要求的項目,新增的項目要在去年的基礎上有新的突破,全年各級各部門爭取項目資金和數量在去年的基礎上增加15%以上,重點確保林業項目資金不低于3000萬元,為“生態立區”戰略夯實基礎。在項目要素保障上,著力破解資金、土地、建設環境等項目“瓶頸”。要加強土地儲備,今年要完成區本級土地開發儲備400畝以上,以保障項目用地。年內做好銀行融資各項工作,重組區城市建設投資公司,破解項目投入不足的難題。不斷優化項目建設環境,要建立項目獎勵機制,鄉鎮、部門爭取項目對管理區財政擴源增收做出貢獻的要實行獎勵。
繼續壯大綠色經濟,實現產業經濟大發展。在完成常規造林的同時,切實加強對已造林特別是珍貴樹種造林的補植、培育和管護,過新造、改造、自造等方式培育壯大珍貴樹種基地。鼓勵發展楠木這一鄉土珍貴樹種,對區內楠木進行良種鑒定,力爭通過2-3年的努力將金洞申報成為“全國楠木之鄉”。同時,切實抓好林政管理、林地管理和資源管理,盯住重點(成熟林和重點區域)防盜伐,守住“口子”(木材檢查站)防偷運,確保正常的林政管理秩序。
依托市十一大重點旅游項目之一的“金洞國家森林公園”旅游開發建設,帶動金洞水世界、劉家灘珍稀植物園一批等生態旅游項目,力求2015年前申評國家AAAA級標準景區。圍繞林農增收,大力引導發展“林下經濟”,推進大戶造林和家庭林場建設,將大力發展特色規模種養業,以區內現有的千畝茶葉、萬畝中藥材、萬畝苗木等基地建設為龍頭,積極走農業產業化之路,全力引導 “一鄉一品”,打造出具有“金洞名片”的蕨、筍、火山蘿卜和刺猬、竹根鼠、石蛙等農林副產品。將大力發展特色規模種養業,以區內現有的千畝茶葉、萬畝中藥材、萬畝苗木等基地建設為龍頭,積極走農業產業化之路,全力引導 “一鄉一品”,打造出具有“金洞名片”的蕨、筍、火山蘿卜和刺猬、竹根鼠、石蛙等農林副產品。
將改革作為工作的“開路先鋒”, 集中智慧和力量持續推進國有林場改革,不斷深化職能機構改革,抓好勞動、人事、分配制度、財政管理、護林防火機制、農村產權、城區用水管理等一系列改革。大力發展資源型、環保型工業,重點發展礦產勘查開發、風力發電、水電業、環保竹木和農產品加工業。做好南嶺山系金洞境內礦產資源普查工作,白果市30萬千瓦風力發電項目要落地開工,油榨鋪電站1號機組改造和機組發電自動化改造要全面完成,要想方設法開工建設江口電站,要大力發展茶葉、藥材、食品制作、精細竹木加工等企業。推進工業小區建設,石鼓源工業小區年內要初具規模,探索建設鳳凰工業小區。
致力營造“山青、水秀、城美、鄉潔”新金洞,全力打造十里畫廊,構筑特色城鎮,整合項目資金,開展道路、河道和村莊院落治理,推進以治理水土流失、水源保護、三邊綠化等為主題的生態環保工程建設,以提高城鄉居民的幸福指數為重點,大力推進科技、文體、衛生等社會事業發展,繼續推進“農村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”和“農村電影放映工程”,強化網絡宣傳力度,3月底前完成紅網金洞分站建設。優化區內教育資源,抓好白果市鄉中心小學合格學校建設和林場中學、小金洞中學等學校維修改造項目,讓“鄉村娃”也能享受到城里孩子一樣的教育,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,計劃完成265套,1.2萬平方米的公租房建設,實施好700戶農村危房改造工程,千方百計興建或擴建金洞城區自來水廠,進一步加強勞動就業、社會救助、食品安全等各項工作,全面實施城區“戴帽洗面”工程,繼續開展城鄉環境衛生整治,抓住二級公路橋連接兩大城區的契機,將金洞新城區的新開灘、黃家臺、江邊河等地規劃建設為一河兩岸、山水相映、生態與文化交融、古樸與現代結合的金洞原生態山水文化旅游度假區,構筑起“一河兩岸三點”的大城鎮格局。
著力突出“二級公路”建設,投入1.2億元構筑“金洞至牛頭山”二級公路交通大循環。迅速啟動金洞汽車站建設,年內建成金洞汽車站,全面完成農村公路建設任務,實現100%的行政村通水泥路目標。大力夯實其他基礎平臺,加快推進白水河金洞段中小河流治理,固河堤,秀河岸;繼續推進病險水庫除險加固項目,抓好石鼓源西塘沖、鳳凰陶家兩座小Ⅱ型病險水庫的除險加固;繼續落實和建設好“五小”水利工程。進一步爭取農村飲水安全項目,新解決5—8個村3000人的農村安全飲水。抓好山洪災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項目的落實,搞好防汛抗旱工作。繼續推進新一輪農網升級改造,抓好8個村和一條10千伏線路改造升級。加快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,徹底消除林區通訊盲區,增強內生動力。
同時,為力爭全面小康實現程度每年提高5.3個百分點以上,該區將全面建成包括經濟發展、人民生活、社會發展、民主法制、生態文明共5個方面23項指標的小康社會統計監測體系,全區將按照“三量齊升”總要求,以做大經濟總量為基礎,帶動提升人均均量,不斷優化發展質量,將全面小康社會的目標任務分解到各單位,區(場)直各部門要全面開展監測跟蹤,圍繞23項指標,實行每半年一次小康指標監測,實行主要領導負總責、分管領導具體抓的責任制度,主要領導要親自抓、負總責,分管領導要具體抓、抓具體,確保工作落實到位。繼續錘煉干部“硬作風”,狠抓社會穩定工作,健全群眾利益維護機制,為打造和諧秀美的的新林區添上點睛的一筆。
會上,160余個在2013年度建功立業、忠誠奉獻的先進集體和個人受到了表彰。
作者:陳建軍 肖冬麗
編輯:redcloud